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诉前调解工作推进会精神,7月16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洪权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紧扣诉前纠纷防范化解,总结成绩经验、分析形势问题,全力推进新时代诉前调解工作再上新台阶。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局长周达清,市法院院长章润,市检察院检察长肖天奉等参加会议。 
赵洪权强调,要肯定新成绩、把握新形势,切实增强做好诉前调解工作的信心决心。从“讲政治、顾大局”的站位高度深刻把握极端重要性、从“高发期、风险期”的发展规律深刻把握任务艰巨性、从“谋善治、求长安”的宽广视野深刻把握现实必要性,切实将矛调工作作为“实招子”“硬任务”“份内事”抓实抓好,牢固树立“矛盾化解没有局外人”的共治理念,进一步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让矛盾化解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最坚实的支撑。 要立足于预防、着眼于化解,精准突破诉前调解工作的重点难点。面对诉前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要进一步创新思路,转变观念,切实强化前瞻思维、系统思维、共治思维、法治思维,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加大普法力度,努力将矛盾消解于未然、风险化解于无形。 要聚焦源头预防求突破。将多元预防作为治本之策贯穿于民生建设、重大决策和执法司法的全过程,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着力规范执法司法行为、深化全社会法治宣传教育,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 要聚焦精准排查求突破。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要求,发挥综治矛调系统的“主力军”作用、发挥政法维稳部门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各级职能单位“主阵地”作用,坚持集中排查、重点排查和常态排查相结合,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在小、化解在早”。 聚焦有效化解求突破。始终紧扣“事要解决”的根本目标,在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手段的基础上,着力健全对接机制、完善工作流程、提升调处效率,重点强化“三调联动”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地提升多元化解工作效果。 要强化保障力、提升执行力,全面提升诉前调解工作的绩效质效。诉前调解工作涉及面广、系统性强,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把责任分解得更细更实、制度建设得更精更严、队伍打造得更专更强、氛围营造得更浓更好,真正以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筑牢工作根基,努力推动我市诉前调解工作做出成绩、打响品牌。 会上,市法院、市司法局就做好诉前纠纷化解工作作具体部署。经济技术开发区、淮阴区、市卫健委、市保险业协会分别作交流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