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进涟水县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近3000平方米的空间里,整合了诉讼服务、公共法律、检察服务等9家常驻单位、12家轮驻部门,真正实现了“进一扇门,解万般事”。这里,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扇明亮窗口。“矛盾纠纷哪里解、法律问题哪里询、合法权益哪里护?”这曾是困扰群众的现实难题。如今在涟水县,答案愈发清晰——“有事儿找综治中心”。 
有问题,到综治中心来寻求帮助 不久前,一位神色焦虑的开发商匆匆走进中心大厅。他在承接本地农房改善项目后遇到了一个难题:23户村民入住新房后,以房屋地面不平、墙面涂料脱落、门前道路未硬化等问题为由,拒绝支付剩余购房款,公司资金周转陷入困境,工程款结算遥遥无期,无奈之下,他推开了综治中心的大门。 接到群众诉求后,综治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县综治中心副主任逢金伟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协商会。“这件事涉及二十多户农民,既拖不得,也急不得。”他语气凝重地说,“如果处理不当,小问题很可能演变成大矛盾,甚至引发信访或诉讼案件。” 在大厅调解区,逢金伟一锤定音:“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群众上门,必须主动走出去、沉下去!只有真正蹲下身去,才能看清事实;唯有弯下腰来,才能化解心结。” 一场开在村里的协同联办现场会 协商会结束后,随即启动联调机制,法院、司法局、住建局和黄营镇政府分别派出工作人员组成了专项工作专班。工作专班直接进村入户,一场现场会就在农户家门口拉开序幕。住建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逐户勘查,对地面平整度、墙体涂料、道路硬化等逐一检测、拍照存档,形成问题清单。另一边,法院和司法局工作人员现场解读购房合同条款及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镇村干部与村民谈心,倾听诉求、疏导情绪,同时督促开发商依据合同承诺履行维修义务。前后9天时间,这场原本可能闹到法院的纠纷,就在村头巷尾、一问一答中,被化解在一线。 “一盯到底”,促双赢解心结 在专班的督促和协调下,开发商组织施工队逐项维修,质量缺陷得到切实改善。问题解决了,村民们的态度也从抵触转为信任。23户村民全部结清购房尾款,共计90余万元,履约率达到100%。“我们既要坚决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居住安全,也要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孙晓彪在回访中说道。如今,走进涟水县综治中心,“身子沉下去,心结化开来”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生动实践。 “进一扇门,解万般事”,在这里,有风尘仆仆的调解员忙碌的身影,有群众眉头舒展开来的笑脸,有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事项办结通知......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正在这里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