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社会治理

清江浦区:探索党建引领“社区管小区”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09-16

今年以来,清江浦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管小区”治理模式,通过重塑治理架构、健全组织体系、建强治理队伍、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提升小区治理水平。该区已建成全省首批的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相关案例荣获“江苏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党建引领“社区管小区”治理模式被《中国组织人事报》、《新华日报》头版等国家、省级媒体宣传报道。

1.jpg

拟解决问题

清江浦区作为淮安市中心城区核心区,小区信访投诉、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基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推进措施

构建上下贯通的治理体系

率先成立区级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建立定期研究、集中会办机制,制定《清江浦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工作方案》;街道、社区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小区)-微格(楼栋)”四级组织架构;针对小区治理多元化,组建“红色物业”增强社区“领导权”,兴办“公办物业”增强社区“兜底权”,整顿“问题物业”增强社区“接管权”,探索形成“三类三管”分类管理模式。

制定权责明确的治理内容

突出抓好小区治理中的“人、事、物”,通过“敲门行动”“到进访”等活动,建立社区层面的“三本台账”,实现人口“底数清、情况明”;由社区党委牵头,明确划分小区基础设施改善、矛盾调处化解等基本事务的权责,突出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在小区落地落实;推进统筹管理和整合小区公共资源、资产、资金,强化社区党委在小区管理中的“中枢”地位。

3.jpg

建立善治善管的治理队伍

加大对“全科社工”招录力度,建立以社区“两委”干部为主,以党员楼栋长、退役军人等为辅的治理队伍,采取结对共建、挂钩联系、交叉任职等措施,吸纳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工服务机构直接参与基层治理,力所能及解决实际困难;强化对4万名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引领力度,引导服务对象变身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融入小区治理。

强化社区工作者政治、经济激励鼓励措施,积极探索待遇提升和退后保障制度;搭建经济发展、便民服务、党建引领的“3+N”党群服务中心阵地矩阵,促进“党建阵地”变身“治理中心”。创新所有权归平台公司、经营权归镇街、收益权归村(社区)的模式,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升级、新增公共停车泊位等民生工程,增加经营性收入,夯实治理根基。

阶段性成效

以小区管理为切入点

实施“三类三管”更加精准

全区分类成立街道物业9个、社区物业47个,接管问题小区35个,兜底管理无物业小区和生活大院141个。一号大院、巨一首府、玫瑰苑、新新家园项目被评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省级示范点。

以提升服务为着力点

“共商共治”成效更加凸显

完善诉求直通机制和矛盾化解调处机制,今年以来,累计梳理基层党组织问题清单291个,已解决232个,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67个,有效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752件。1—7月份全区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43.8%,安全生产形势向好。

以配强人员为关键点

小区治理队伍更加充实

8.jpg

全区共设置554个网格,由村(社区)“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配强2085名以党员、楼栋长、物业管理员为主的微格长队伍,组织3000余名在职党员回社区、入小区、进网格;向109名基层干部兑现增收奖励55.13万元,村(社区)书记年收入最高超13万元,激发队伍干事创业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