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人物风采

刘松:14年零差错!这个“尸语者”不一般

发布时间:2022-08-09

640.jpg

从警14年来,在一个又一个案发现场,他手擎科学利剑,寻找蛛丝马迹,还原事实真相,让死者安息、让生者安慰、让群众安心。他就是涟水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指导员刘松。

今年37岁的刘松是盱眙人,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医系,次年进入涟水县公安局工作。因为工作业绩突出,2013年,刘松被淮安市公安局授予“全市公安刑侦部门刑事技术业务能手”;2018年4月,被县政府评为“涟水工匠”并成立“刘松工匠工作室”;2019年2月,被淮安市人民政府评为“淮安最美警察”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2020年被淮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淮安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荣获“淮安市五四奖章”。

现场勘查练成的“火眼金睛”

640 (1).jpg

在旁人眼中,法医这个职业面对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现场,但对刘松来说,法医的初心和使命就是通过案发现场的细节,还原案件真相。有次接到一起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警情后,他按程序对死者进行尸体检验,死者全身被碾压畸形,死因比较明确,为重型颅脑损伤。原本应按照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处理结案,但就在勘验尸体过程中,一个细节触动了他的神经:死者脱落的沾满血迹的外衣袖子从背后系在了一起。他认为死者自己不可能完成这个动作,仔细勘验后发现死者具有睑结膜及心肺表面见大量出血点等窒息特征,初步判断这不是一起简单的交通肇事案,在与办案部门沟通后,最终查实这是一起机械性窒息致人濒死伪造成一起交通肇事案。

14年来,刘松先后参加过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现场勘查60余起,参与解剖各类尸体300余具,均出色地完成了检验鉴定任务。

争当检验鉴定的“公正天平”

640 (2).jpg

法医鉴定除了尸体检验外,更多的是活体检测。活体检测的对象,大多是因纠纷产生斗殴或伤害案件中的伤者,他们为了让对方受到法律严惩,有时会将自己的病情伤情夸大,甚至还有人会提供虚假的病历证明,这时就需要法医明辨是非,去伪存真。2018年9月的一天,某乡镇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伤者张某被打伤头面部后在涟水县人民医院进行检查,提示眼眶内侧壁骨折。法医刘松在受理该伤害案件时,结合案情、病历资料以及阅片,综合认定该眼眶内侧壁骨折为陈旧性骨折,为此伤者及其家属对此非常不满意。刘松不厌其烦地把损伤的特征以及认定理由阐述给伤者及家属,同时在周边医院调取伤者既往就医记录,查到其在2012年曾经因同一部位的眼眶内侧壁骨折住院治疗。通过事实证明和耐心解释,此事得到了妥善解决。

14年来,刘松参与活体检查2800余人次,出具各类法医鉴定3000余份,未出现一份偏差。

打造精准判断的“超级大脑”

通常情况下,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往往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时,法医通过鉴定快速还原真相就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盛夏的一天,涟水县某乡镇一学校旁工地上发现一具高度腐败尸体,后经确定死者是该校一名在校学生,其在案发一周前因琐事与学校保安发生争执后失踪,一时间网上迅速谣言四起。刘松接到勘验任务后,迅速到达现场,发现尸体高度腐败、恶臭扑鼻。他强忍着令人窒息的臭味,一边驱赶飞蝇,一边拨开蛆虫,汗流浃背地检查尸体,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检验,发现死者肠道内有大量铁钉,证明了死者自杀的事实,迅速澄清了谣言。

640 (3).jpg

多年的法医工作,让刘松清醒地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在刑侦法医岗位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常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刘松将工作中的案例与实践加以总结,撰写了《由法医鉴定导致案件不起诉原因分析》《通过MRI鉴别眼眶内侧壁骨折新鲜与陈旧》等多篇论文,被省部级刊物采用,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为生者权,替死者言,还以公道,是法医工作的价值所在。”法医刘松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