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紧扣“派出所主防”改革要求,聚焦做强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勤务机制,在共建共治、减负增效、智慧警务上下功夫,有效提升派出所基础防范管控效能,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3.8%,安全生产事故数同比下降50%,群众满意度达98.9%。 
共建共治为平安建设吹响“流动哨” 1月13日,淮安市清江浦区“红袖标”巡逻队在某小区发现两名男子偷盗电动车电瓶后准备开溜,巡逻队员果断出手将2人控制,协助警方破获一起系列盗窃电瓶案。 近年来,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结合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积极推动构建党政统筹领导、部门尽责负责、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警务。他们依托“淮上义警”社会动员平台,将辖区500余名厂企、物业保安员吸纳到平安建设“义警”队伍中,组建“红袖标”巡逻队,积极投身矛盾化解、巡逻防范、安防宣传等活动,成为“流动的哨兵”,助力守护辖区平安。 同时,清江浦分局发挥派出所长、社区民警“进班子”优势,在城市社区警务责任区,建立由1名社区民警、2名专职社区辅警、4名巡防辅警和N名社区力量组成的“1+2+4+N”的社区联勤队伍,在农村地区中心村警务责任区组建“1+1+2+N”联勤队伍,联合做好信息采集、矛盾化解、民意收集等工作。通过共建共治,去年清江浦辖区纠纷调处率上升至86.4%,盗窃非机动车、盗窃路边车内财物以及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51.8%、42.9%和31.3%。 战略支援为基层所队搭建“减压舱” 针对人少事多这一长期困扰派出所的问题,清江浦分局坚持体制、机制双向发力,积极探索警力无增长改善模式,通过内强素质、常态支援等措施,向素质要警力、向机制要警力、向管理要警力,切实为派出所松绑减压,确保派出所集中精力履行主防职能。 清江浦分局将城区划分为18个网格巡区,设立6个独立运行的警务站,全面承担接处警和应急处突任务,大幅分担派出所接处警任务。组建由100名警力组成的“猎鹰铁骑战队”和200名警力组成的“雄鹰突击战队”,打造常态化“战略支援”力量,形成了复合型治安防控圈层和矩阵效应。 同时,在重大节假日、重要行动任务期间,清江浦分局下沉130余名机关警力,支援基层派出所,配合开展巡逻防控、侦查办案、反诈宣传等工作。通过优化调整警务,分局实战警力比之前增加33.1%。 清江浦分局还建立派出所办案正负清单制度,明确派出所不主办严重暴力犯罪等案件。非接触式诈骗、跨区域流窜等疑难复杂案件一律由分局合成侦查中心兜底办理。对派出所考核指标削减至原先的61.6%,且全面向主防方向倾斜,每月报表从原先5类107个压缩至34个,多头报、重复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层派出所得到有效减负,警务效能显著提升。 智慧平台为打防实战增添“新引擎” 2月10日,淮安市民姚女士发现随身背包遗失,包内有手机、证件、金饰等重要物品。接报后,清江浦分局闸口派出所民警利用“深海”智慧警务平台,迅速调取沿街监控录像,逐个排查可疑人员,后台数据支撑分析,仅用3个小时就将姚女士的包找回,包内财物无一损失。 清江浦分局立足现代警务关键支撑,强化物联感知、视频感知双体系建设,结合“雪亮工程”建设,布建智能前端设备,自主研发“深海”智慧警务平台,全面升级派出所智慧技防网络,构建覆盖全辖区的智慧感知体系,推动公安工作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横向打通与职能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汇聚水、电、气、快递等7类社会面数据,为赋能派出所打防实战奠定坚实基础。 清江浦分局还建成专业化的“磐石”基础管控中心,研发了“磐石”平台模块,设置24小时数据“客服”,深度整合单位、场所、警情、案件等数据,搭建8类40个“感知+”模型进行实时研判,日均形成300余条指向明确、要求具体的线索指令,及时下达基层一线,极大提升了派出所打击效能。 作为派出所的智慧中枢,清江浦分局对派出所指挥室高标准建设,辖区13个派出所指挥室全部实战化运行,围绕各类数据信息,开展挖掘研判,形成精准指令。通过“研判-交接-行动-督导”运行流程,实现对辖区可防案件的精准防范打击。今年以来,清江浦分局各派出所累计办理侵财性案件121起,破案率同比提高27.1%,为群众挽回损失100余万元。
|